少年行

少年从猎出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独对辇前射双虎,
君王手赐黄金珰。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娼楼醉。遥闻虏到平陵下,
不待诏书行上马。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是一首描写少年英勇行为的诗词,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激昂的激情。让我们来逐句分析:

1. “少年从猎出长杨,禁中新拜羽林郎。” 这句描述了少年从猎场的归来,刚刚被拜为羽林郎(皇宫禁卫军的一种职位)。少年意气风发,充满生机和活力。

2. “独对辇前射双虎,君王手赐黄金珰。” 少年在皇帝面前独自射杀两只猛虎,展现出他的英勇无比。因此,皇帝亲自赐给他黄金饰品,这是对他的赞赏和认可。

3. “日日斗鸡都市里,赢得宝刀重刻字。” 少年在城市的斗鸡比赛中赢得比赛,获得了一把宝刀,并在刀上重新刻字以作纪念。这描绘了少年生活的多姿多彩和豪放不羁。

4. “百里报仇夜出城,平明还在娼楼醉。” 这句描述了少年的侠义行为,他为了报仇,连夜出城,但报仇后仍然选择在娼楼醉酒,表现出他的豪情和放纵。

5. “遥闻虏到平陵下,不待诏书行上马。” 当听说有敌人侵犯时,少年没有等待皇帝的命令,就主动上马迎敌。这表现了少年的英勇无畏和强烈的正义感。

6. “斩得名王献桂宫,封侯起第一日中。” 少年英勇杀敌,斩敌名将,献给皇帝。因此,他在一天之内就被封为侯爵。这是对少年英勇行为的极高赞誉。

7. “不为六郡良家子,百战始取边城功。” 这句诗表达了少年的决心和勇气,他并非出身于显赫的家庭,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战斗,最终取得边城的战功。

整体而言,这首诗描绘了少年的英勇行为、豪情壮志和放纵生活。它充满了激情,对少年的勇敢和正义感表示了高度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少年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的决心和勇气。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