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越梅半拆轻寒里,冰清淡薄笼蓝水。暖觉杏梢红,游丝狂惹风。
越梅:岭南梅花。此处非实指。半拆:花苞初开。拆:一作坼(chè彻):裂开。蓝水:此处泛指碧蓝的春水。游丝:蜘蛛等虫类吐的丝缕,随风在空中飘游,游丝多出现在春天晴日。狂惹:轻狂地逗引风吹。
闲阶莎径碧,远梦犹堪惜。离恨又迎春,相思难重陈。
莎(suǎ梭):莎草,多生于潮湿地。
注释
⑴越梅——岭南梅花。此处非实指。⑵半拆——花苞初开。拆:一作坼(chè彻):裂开。
⑶蓝水——此处泛指碧蓝的春水。
⑷游丝——蜘蛛等虫类吐的丝缕,随风在空中飘游,游丝多出现在春天晴日。狂惹:轻狂地逗引风吹。
⑸莎(suǎ梭)——莎草,多生于潮湿地。
评析
这首词写的是闺妇早春见梅而相思的情景。
上片写梅花在清寒之中,碧水之上,含苞待放的景象。用“冰清淡薄”来表现“寒”,用“杏梢红”来表现“暖”,用“游丝狂惹风”来点缀,全是一派早春气色。
下片因景抒情。见阶前碧草,留连梦境,带着离愁别绪,又逢早春寒梅。着一“又”字,表现离别经年。“相思难重陈”,意思是相思之情已陈述过多次,但这又有什么用呢?“重”字,颇见精神,况周颐评:此词“近于清言玉屑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色和女子深藏的相思之情,语言柔美含蓄,情感细腻动人。
上半部分写景:早春的越地梅花才开了一半,带着微微寒意。清澈的河水上笼罩着薄冰,像一层轻纱。天气转暖,杏树枝头冒出红艳的花苞,风中飘荡着蜘蛛丝般的游丝。这些景物描写既点明了初春时节,又营造出朦胧柔美的氛围。
下半部分抒情:女子站在长满青苔的台阶和小路上,望着远方出神。美好的梦境已经消逝,只留下深深的遗憾。春天又来了,却更添离愁,心中那份思念再也无法说出口。这里通过"闲阶莎径"的寂静环境,衬托出女子孤独的心境,而"远梦""离恨"则直接点明了她对远方爱人的思念。
全词最妙处在于用初春特有的景物(半开的梅花、薄冰、游丝)来比喻女子欲说还休的相思,既含蓄又深刻。特别是"离恨又迎春"这句,用季节轮回反衬相思之苦,春天本该是欢乐的,但对思念中人来说反而更觉痛苦,这种反差让情感表达更加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