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琐尾日记

曾供笔砚侍君王,九死艰虞不敢忘。
痛哭衰麻终此老,追亡蹑屩忽如狂。
有山到处薇皆绿,无邑归来菊更黄。
琐尾一编聊自述,猿啼鸦啸断人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臣回忆往事的自述,充满悲凉与忠诚。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身份与忠诚(前两句) "曾给皇帝当过文书"开篇点明自己曾亲近权力中心。"九死一生也不敢忘"用夸张说法,强调自己历经磨难仍保持忠心,像现代人说的"刀山火海也不改初心"。

2. 悲痛与执念(三四句) "穿着孝服痛哭到老"这个画面感极强的描写,暗示对逝去时代(或君主)的哀悼。"狂奔追寻逝去身影"的疯癫状态,生动展现执念之深,就像现在有人执着追寻已消失的理想。

3. 隐居生活(五六句) 用"山上野菜绿""城里菊花黄"两个颜色鲜明的对比,描写隐居生活。野菜代表清贫自足,菊花象征高洁,就像现代人说的"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

4. 孤独自白(末两句) "写下这本琐碎日记"是自我排解,但"猿猴乌鸦的哀鸣"这个环境描写,把内心孤独外化成令人心碎的自然声响,类似现代人用"周围只剩凄凉风声"来表达寂寞。

全诗通过侍臣-追忆者-隐士-独白者的身份转换,用"孝服痛哭""狂奔追亡""野菜菊花""猿鸦哀鸣"四个电影镜头般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忠诚老臣从权力中心到荒野独处的心理历程。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和在孤独中坚守的文人风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