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
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已符东山趣,况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白露天地肃,黄花门馆幽。山公惜美景,肯为芳樽留。
五马照池塘,繁弦催献酬。临风孟嘉帽,乘兴李膺舟。
骋望傲千古,当歌遗四愁。岂令永和人,独擅山阴游。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水间的宴饮图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文人雅趣。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山水之美:开篇用"万峰苍翠""双溪清浅"勾勒出宏大的自然画卷,青翠山峦与清澈溪流相映成趣。后文"白露天地肃"点明这是露水凝重的深秋,而"黄花门馆幽"则用菊花点缀出庭院幽静,整体营造出既壮阔又清雅的氛围。
2. 宴饮之乐:诗人用"山公惜美景"(主人珍惜美景)、"五马照池塘"(豪华车马倒映池中)等细节,展现主人热情好客的场面。"繁弦催献酬"写音乐助兴下的互相敬酒,"临风孟嘉帽"用东晋名士孟嘉落帽的典故,暗示宾客们洒脱不拘的风度。
3. 情怀之雅:结尾"骋望傲千古"抒发展望山水时的豪情,"当歌遗四愁"写用歌声排遣烦忧。最后两句特别提到"永和"(王羲之兰亭雅集的年号)和"山阴"(兰亭所在地),表明诗人要像古人一样,在这山水间留下属于自己的风雅记忆。
全诗巧妙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通过秋景、宴饮、典故的层层递进,最终升华为对文人雅士精神追求的礼赞。诗中"东山趣""江南秋"等清新自然的描写,至今读来仍能让人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的山水之乐。
独孤及
独孤及(725~777),唐朝散文家,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天宝末,以道举高第,补华阴尉。代宗召为左拾遗,俄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卒谥曰宪。集三十卷,内诗三卷,今编诗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