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鉴上人房二首 其二

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
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清净自在的生活状态,语言简单却充满禅意。

前两句"晚入应真理,经行尚未回"说的是:天色已晚,修行者还在参悟佛法的真谛,在林中漫步冥想尚未归来。这里的"应真理"不是指具体的道理,而是表达一种追求精神境界的状态。

后两句"房中无俗物,林下有青苔"形成鲜明对比:修行者居住的房间里没有任何世俗之物,而屋外的林间小径上长满了自然的青苔。这两句通过"无"和"有"的对比,突出了修行者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最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修行生活的画面 2. "无俗物"与"有青苔"的对比,暗示了抛弃物质追求、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 3. 通过"晚入"、"未回"等时间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时间束缚的意境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简单20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远离喧嚣、内心安宁的生活状态,引发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