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赋堂

前后二赤壁,会留墨妙镇斯堂,今兹大厦重支,月白风清思赋手;
苏胡两文忠,并以翰林官此地,我亦连圻忝领,山高水落仰先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二赋堂》对联用现代语言解读,可以分成上下两部分来理解:

上联说的是赤壁这个地方: 1. "前后二赤壁"指苏轼写过前后《赤壁赋》的典故,黄州赤壁(文赤壁)和真正的古战场赤壁(武赤壁)两个地方。 2. "墨妙镇斯堂"是说苏轼的精彩文章让这个二赋堂充满文化气息。 3. "大厦重支"暗喻时代变迁,建筑几经修葺。 4. 最后用"月白风清"这个苏轼《赤壁赋》里的经典画面,表达对这位文学大师的怀念。

下联讲的是人文传承: 1. "苏胡两文忠"指苏轼和胡文忠(可能是当地另一位名人)都曾在此地为官。 2. "翰林官此地"点明他们都曾是翰林学士的身份。 3. 作者说自己现在也在这里做官("连圻忝领"),面对赤壁山水,不禁对前辈产生敬仰之情。

全联的精妙之处在于: - 巧妙化用苏轼《赤壁赋》的意境 - 通过古今对比,展现文化传承 - 用"月白风清""山高水落"等画面感强的词语,让人联想到赤壁的经典场景 - 表达了作者对先贤的敬仰和自己继往开来的责任感

整体读来既有历史厚重感,又不失清新雅致,把名胜古迹、文学典故和个人情怀完美融合在一起。

李鸿章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