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丙子岁尽,寄冷翁西安(一九三六年)
箕斗亘南北,车马忽西东。
函关飞上明月,盼断几归鸿。
一片阿房焦土,一夕渔阳颦鼓,成败亦匆匆。
劫火有馀焰,杯酒息兵戎。
芳菲节,一转瞬,待春工。
山河故国依旧,万紫复千红。
只恐忍寒双袖,凭到朱阑日暮,无奈雨兼风。
叩角不须叹,携梦约相逢。
函关飞上明月,盼断几归鸿。
一片阿房焦土,一夕渔阳颦鼓,成败亦匆匆。
劫火有馀焰,杯酒息兵戎。
芳菲节,一转瞬,待春工。
山河故国依旧,万紫复千红。
只恐忍寒双袖,凭到朱阑日暮,无奈雨兼风。
叩角不须叹,携梦约相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于1936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动荡时期。作者通过描写西安的景物变化,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友人的思念。
上阕开头用"箕斗"(星宿名)和"车马"的移动,暗示时局动荡不安。"函关明月"和"归鸿"的意象,透露出对友人冷翁的牵挂。接着用阿房宫(秦朝宫殿)的废墟和渔阳战鼓(安史之乱的典故),暗喻当时中国的战乱局面。"杯酒息兵戎"一句,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
下阕转入对未来的期待。"芳菲节"(春天)象征希望,但"雨兼风"暗示前路艰难。最后两句最为动人:作者劝慰友人不要悲观("叩角不须叹"),相约在梦中重逢,展现了乱世中真挚的友情和乐观精神。
全词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结合,用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作比喻,既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又传递出温暖的友情和坚定的信念。语言优美含蓄,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传统诗词以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