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十二首

鹙子已圆无漏种,换却身形总不知。
通途一贯非他物,午夜胡僧步雪归。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讲了一个深刻的禅理,我们可以分三部分来理解:

第一句"鹙子已圆无漏种"说的是修行者(鹙子指佛陀弟子舍利弗)已经达到圆满境界,就像一颗完美的种子。"无漏"在佛教中指没有烦恼漏洞的状态。

第二句"换却身形总不知"最有趣:哪怕他换了无数个身体重生,自己却浑然不觉。这就像我们每天醒来还是觉得自己是"同一个人",其实身体细胞早已更新换代。这里暗指真我不受肉体变化影响。

第三四句用画面感很强的比喻:真理就像一条贯通的大路(通途一贯),不是什么神秘东西(非他物)。就像半夜里胡僧踏雪归来,在雪地上留下脚印又很快被新雪覆盖——我们追寻的真理就是这样平常又转瞬即逝的存在。

全诗精髓在于:真正的觉悟不在远方,就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瞬间。就像深夜归家的僧人,在雪中留下的足迹虽然短暂,但每一步都踏在真实的道路上。诗人用"雪地脚印"这个意象告诉我们,不必刻意追求玄妙的境界,活在当下、自然行动就是修行。

释明辩

释明辩(一○八五~一一五七),号正堂,俗姓俞,湖州(今属浙江)人。年十九事报本蕴禅师,圆颅受具。后谒径山妙湛慧禅师等名宿,晚依清远。住湖汌道场寺。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清远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卒,年七十三。《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六十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