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夏书怀

碧天如水夜迟迟,岳麓山边起客思。
院静露侵人未觉,楼高秋到月先知。
能浇碨磥除非酒,欲写衷怀只有诗。
回首衡茅归未得,湘江何日挂帆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夏秋之交的夜晚,独自思念远方、感慨人生的场景。

前两句"碧天如水夜迟迟,岳麓山边起客思"写景起兴,用清澈如水的夜空和漫长的夜晚,烘托出游子(客)在岳麓山边产生的思乡之情。"迟迟"二字既写夜长,也暗示心情的沉重。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院静露侵人未觉"写夜深人静,露水悄悄打湿衣裳却浑然不觉,说明沉思之深。"楼高秋到月先知"用拟人手法,说高楼上的月亮最先感知秋天到来,既写景又暗含人生感悟——站得高的人往往先察觉时令变化。

"能浇碨磥除非酒,欲写衷怀只有诗"直抒胸臆:要化解心中块垒(烦恼)只能借酒消愁,要倾诉衷肠只能写诗寄情。这两句道出了古代文人典型的排遣方式。

最后两句"回首衡茅归未得,湘江何日挂帆时"表达归乡的渴望。"衡茅"指简陋的茅屋,代表家乡。诗人回头望乡却不得归,只能在湘江边期盼挂帆返乡的那天,充满无奈与期待。

全诗以景入情,通过夜、露、月、酒、诗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游子秋夜的孤寂与乡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把常见的思乡主题写得含蓄深远,展现了传统文人借景抒情的艺术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