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诗人心情豁然开朗的景象,充满春日生机与人生感悟。
前四句写景:雨过天晴后,春风拂面吹散了游子脸上的愁容。眼前是蜿蜒向东的碧绿河水,远处是北方绵延起伏的青色山峦。这里用"破客颜"的"破"字很生动,仿佛春风有魔力般瞬间化解了愁绪。绿水和青山形成色彩鲜明的画面,展现开阔的视野。
后四句抒情:诗人正打算前往魏府(可能指仕途发展),却已在梦中回到共城(可能指故乡)。眼前梅花盛开的山坞和竹林间的野花如此美好,让人想醉卧其间。这里透露出矛盾心理——既有事业追求,又怀念家乡闲适生活。"梦还"二字特别真实,说明思乡之情已深入潜意识。
全诗亮点在于: 1. 用晴空、春风、绿水、青山等明亮意象营造豁然开朗的氛围 2. "破"字精准传递情绪转变的瞬间 3. 结尾的醉酒意向不是借酒消愁,而是想沉醉于自然之美 4. 含蓄表达现代人同样面临的"事业与乡愁"的矛盾
诗人通过晴日美景,最终传递的是:当自然之美足够动人时,或许能让人暂时放下纠结,享受当下。这种感悟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许衡
(1209—1281)怀孟河内人,字仲平,号鲁斋。性嗜学。从姚枢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苏门,与枢及窦默相讲习,以行道为己任。宪宗四年,忽必烈召为京兆提学,及即位,授国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议事中书省,乃上疏言事。谓“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能长久”,并指出欲使“累朝勋旧改从亡国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陈,然其言多秘,世罕得闻。又定朝仪、官制。拜中书左丞,劾阿合马专权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选蒙古子弟教之。又领太史院事,与郭守敬修《授时历》成。以疾归。卒谥文正。有《读易私言》、《鲁斋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