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 秋堠
望前路、依依衰草。
瘦柳亭边,马尘多少。
惨憺旗竿,去程愁认玉关道。
夕阳来透,知每日、平安报。
戍鼓不曾停,更可奈、明驼催到。
霜晓。
傍山村水驿,几处荷戈人老。
危楼四倚,况带著、荒堤斜照。
甚时看、瓯脱烟消,定添入、秋徵诗料。
任画鹭模糊,寒日鸦啼残堡。
瘦柳亭边,马尘多少。
惨憺旗竿,去程愁认玉关道。
夕阳来透,知每日、平安报。
戍鼓不曾停,更可奈、明驼催到。
霜晓。
傍山村水驿,几处荷戈人老。
危楼四倚,况带著、荒堤斜照。
甚时看、瓯脱烟消,定添入、秋徵诗料。
任画鹭模糊,寒日鸦啼残堡。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日黄昏的苍凉画卷,通过旅人的眼睛展现了戍边生活的艰辛与寂寥。
上阕从旅人视角展开:开篇用"衰草""瘦柳"勾勒出秋日萧瑟,马尘飞扬暗示路途艰辛。旗竿孤零零立着,连夕阳都像在传递平安信,反衬出戍边将士与家人音讯隔绝的苦楚。戍鼓声和明驼(军用的骆驼)催促声不断,凸显战事紧张。
下阕聚焦戍边生活:白发老兵守着山村驿站,在城楼上巡逻时只能与荒堤斜照为伴。"瓯脱"(边境哨所)的烽烟何时能停?这个反问藏着对和平的期盼。结尾处模糊的军旗、寒鸦啼叫的残破城堡,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收束全篇。
全词妙在"以景说情":衰草瘦柳是愁绪的外化,夕阳报平安是思念的投射,鸦啼残堡是战争的伤痕。词人没有直接抒情,但每个画面都在诉说边关的苍凉与将士的坚韧,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沉重的家国之思。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