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北苑

一片閒云出岫来,袈裟不染世间埃。
独怜陶令门前柳,青眼偏逢惠远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的隐士形象,充满闲适淡泊的意境。

前两句"一片閒云出岫来,袈裟不染世间埃"用云朵比喻隐士的逍遥自在,袈裟象征清净无染的修行生活。就像一朵白云从山间飘出,这位隐士的衣袍不沾染尘世的污浊,展现了他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独怜陶令门前柳,青眼偏逢惠远开"运用了两个典故:陶渊明门前的五柳树,和东晋高僧惠远。诗人特别喜爱陶渊明那样的隐逸生活,而他的这份清高情怀恰好遇到了像惠远这样志同道合的高僧。这里的"青眼"表示赏识和知遇。

全诗通过云、袈裟、柳树等意象,营造出清新淡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珍视。语言简洁却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元代画家。本姓陆,名坚,汉族,江浙行省常熟县人。后过继永嘉府(今浙江温州市)平阳县(今划归苍南县)黄氏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到,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晚年以草籀笔意入画,气韵雄秀苍茫,与吴镇、倪瓒、王蒙合称“元四家”。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创作经验之谈。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图》、《九峰雪霁图》、《丹崖玉树图》《天池石壁图》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