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和李晴川宗伯见赠原韵

半生多愧一无能,况是云堂退院僧。花径得閒仍自扫,诗坛相望几人登。

但教心地明如月,何碍头衔冷似冰。曾制荷觞邀竹醉,名山风雨话传镫。

面壁能参文字禅,一花一石总清妍。法云珍重开初地,香火终须赖后贤。

自有洞天藏白鹿,本来居士属青莲。投桃报李吾何敢,且结三生未了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李晴川对自己的一份自省和对未来的期待。让我们逐句分析,看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些情感的。

1. 半生多愧一无能,况是云堂退院僧。 - 前半句“半生多愧一无能”是说作者觉得自己一生中做得不够好,没有什么成就。 - 后半句“况是云堂退院僧”则表明作者曾经是一名僧侣,现在已经离开了寺院。这两个句子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生活的不满和现在的自我定位。

2. 花径得閒仍自扫,诗坛相望几人登。 - 这句说尽管生活忙碌,作者仍然会抽时间打扫僧房的花径。 - “诗坛相望几人登”则是说在诗歌的殿堂里,能真正登上高峰的诗人并不多。这两个句子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注重和对文学理想的坚守。

3. 但教心地明如月,何碍头衔冷似冰。 - 这里作者表示,只要心灵纯洁得像明月一样,哪怕头衔再多,也只是虚名罢了。 - 这反映了作者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认为外在的头衔和名声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还是内心的纯净。

4. 曾制荷觞邀竹醉,名山风雨话传镫。 - “曾制荷觞邀竹醉”意思是曾经用荷叶制作酒杯,邀请竹林中的朋友共饮。 - “名山风雨话传镫”则是说在名山中与朋友谈论佛学经典。这两句描绘了作者与朋友一起交流的温馨画面,也体现了他对佛教的信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5. 面壁能参文字禅,一花一石总清妍。 - “面壁能参文字禅”意思是面对墙壁也能参悟文字中的禅意。 - “一花一石总清妍”则是说即使是微小的事物,也充满了美丽。这两句展示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对生活的感悟。

6. 法云珍重开初地,香火终须赖后贤。 - “法云珍重开初地”是指佛法如云般珍贵,它最初的基础需要珍惜。 - “香火终须赖后贤”则表示佛门的香火传承需要后来有才华的人来延续。这两句体现了作者对传承和责任的重视。

7. 自有洞天藏白鹿,本来居士属青莲。 - “自有洞天藏白鹿”是指山洞中有隐藏的美好之处,白鹿象征着高洁。 - “本来居士属青莲”则是说作者本来就是居士,青莲象征着清高。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清雅生活的向往。

8. 投桃报李吾何敢,且结三生未了缘。 - “投桃报李吾何敢”意思是别人送给他桃子,他也只能回报李子,不敢奢望更多。 - “且结三生未了缘”则是说希望能够与朋友结下跨越三生的未了情缘。这两句反映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和对友谊的珍视。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李晴川是一个有着深厚信仰、热爱生活并且重视友情的人。他既有对自身不足的自省,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还表达了对传承和友谊的重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