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歌(时五月提兵营次)
雪山西来,横亘天南几千里。
排云划雾,直控⑴穹窿而特起。
金沙西流赤日晖,山中之雪常齿齿。
忆昔提兵九月秋,雪风泠泠洞壑幽。
今来筑垒当长夏,旧雪崚嶒新雪下。
朝看剑锷倚青苍,暮落芙蓉片片霜。
疑是昆仑浮玉海,直愁花雨下天荒。
昨夜营头风瑟瑟,晓起嶙峋散空碧。
三军寒色满弓韬,大将霜威攒列戟。
虎牙门傍雪山低,越𡼕之水背城飞。
羽檄遥来邛塞北,旌旗直度索撞西。
百折千盘冰路滑,崖崩石碎马蹄脱。
偏裨握槊惨不骄,壮士定力冻欲缺。
阴风杀气连宵起,山后山前半营垒。
九姓青羌随汉麾,六州番部俱南徙。
山头有海云是蛟龙宫,千寻百尺神物潜其中。
伐鼓㧿金蛟子怒,飘风吹雹飞晴空。
当年汉帝思汗血,西极流沙通使节。
昆明渥水产神驹,苜蓿蒲梢归汉阙。
于今有道服群夷,不是唐蒙建节时。
我欲扫尽雪山砻片石,勒铭永照西南陲。
排云划雾,直控⑴穹窿而特起。
金沙西流赤日晖,山中之雪常齿齿。
忆昔提兵九月秋,雪风泠泠洞壑幽。
今来筑垒当长夏,旧雪崚嶒新雪下。
朝看剑锷倚青苍,暮落芙蓉片片霜。
疑是昆仑浮玉海,直愁花雨下天荒。
昨夜营头风瑟瑟,晓起嶙峋散空碧。
三军寒色满弓韬,大将霜威攒列戟。
虎牙门傍雪山低,越𡼕之水背城飞。
羽檄遥来邛塞北,旌旗直度索撞西。
百折千盘冰路滑,崖崩石碎马蹄脱。
偏裨握槊惨不骄,壮士定力冻欲缺。
阴风杀气连宵起,山后山前半营垒。
九姓青羌随汉麾,六州番部俱南徙。
山头有海云是蛟龙宫,千寻百尺神物潜其中。
伐鼓㧿金蛟子怒,飘风吹雹飞晴空。
当年汉帝思汗血,西极流沙通使节。
昆明渥水产神驹,苜蓿蒲梢归汉阙。
于今有道服群夷,不是唐蒙建节时。
我欲扫尽雪山砻片石,勒铭永照西南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雪山歌》描绘了作者在西南边疆带兵驻扎时的壮丽景象和豪迈情怀,全诗充满边塞军旅的雄浑气势。
开篇用"雪山西来"四句勾勒出雪山横贯天地的磅礴气势,像一堵巨墙拔地而起。接着通过"金沙西流"等句展现雪山终年积雪的奇景,用"齿齿"形容积雪像牙齿般参差交错,画面感极强。
中间部分通过对比手法,用"九月秋"和"长夏"的时令变化,突出雪山环境的恶劣。诗中多次出现"剑锷"、"芙蓉"、"昆仑"等意象,将雪山比作利剑、莲花和仙境,既写出雪山的险峻,又赋予其神圣美感。
后半段着重描写军营生活,"三军寒色"、"大将霜威"等句生动展现将士们在严寒中的英姿。"虎牙门"、"越𡼕之水"等地名,以及"羽檄"、"旌旗"等军事元素,烘托出紧张的战备氛围。
最后借古喻今,用汉代张骞通西域的典故,表达平定边疆、建功立业的抱负。"扫尽雪山砻片石,勒铭永照西南陲"的结尾,彰显了作者想要在边疆建立不朽功勋的雄心壮志。
全诗将雪山奇景与军旅生活完美融合,既有"风吹雹飞"的严酷环境描写,又有"神驹"、"蛟龙"的神奇想象,在雄浑中见细腻,在艰苦中显豪情,展现了边塞将士的英勇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