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木竹石图
大星堕地光如日,一夜海风吹作石。精卫魂惊不敢窥,留待娲皇补天极。
石傍老树枯槎枒,古藤屈曲悬脩蛇。鹧鸪踏翻黄竹叶,翡翠啄破苍苔花。
千年丑怪何人识,老刚胸次真奇特。兴来掀倒墨池波,鬼迹神踪不能匿。
生绡飒飒摇秋飔,古色惨淡寒无姿。天吴拔断蛟龙尾,月露洗出珊瑚枝。
张公好古耽清赏,狂客题诗真技痒。冥驱万象入毫端,便觉箫韶画中响。
琅玕有实石可栖,赤霄灵翮来何迟。按图为君三叹息,碧雨打门风捲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话色彩和自然野趣的奇景画卷,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面中的奇幻世界 开篇就用陨石坠海的传说营造震撼场景——坠落的星辰化作发光巨石,连精卫鸟都不敢靠近,仿佛为女娲补天而留。画中扭曲的古树像枯瘦的手臂,藤蔓如悬垂的巨蛇,鹧鸪踩翻竹叶、翠鸟啄破苔花的细节让静态画面突然生动起来。这些看似杂乱的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既荒诞又真实的自然奇观。
2. 艺术创作的狂放 诗人用"掀倒墨池"形容画家挥毫的豪迈,说他的笔触能逼真到让鬼神无所遁形。画作完成后的效果更神奇:薄绢上仿佛能听见秋风飒飒,古老的色调让人感到寒意,甚至想象出水神扯断龙尾、月光洗净珊瑚枝的超现实画面。这其实是在赞美画家用笔墨创造了比真实更震撼的艺术世界。
3. 观画者的深刻共鸣 最后转为文人间的艺术对话:懂艺术的张公看到这幅画激动不已,诗人自己也忍不住题诗。画中每一笔都仿佛汇聚了天地万象,让人似乎听见了上古的箫韶乐声。结尾"碧雨打门风捲席"的突然收束,让整幅画作在读者心中留下余韵,就像看完一场视觉盛宴后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情。
施敬
字孟庄,钱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