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溪水向前奔流群山阻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蜿蜒小溪已汇聚成大的溪流流出了前方的村庄。
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溪水向前奔流群山阻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
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蜿蜒小溪已汇聚成大的溪流流出了前方的村庄。
注释
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小溪冲破群山阻隔、最终奔流而出的自然景象,但背后暗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用拟人手法写群山试图堵住溪流,结果反而让溪水发出更大的声响。这就像生活中我们遇到阻碍时,阻力越大,反抗的力量反而越强。溪水的"日夜喧"象征着永不屈服的顽强精神。
后两句笔锋一转,当溪流终于冲破群山阻碍时,用"堂堂"二字展现出一种扬眉吐气的豪迈。这个转折告诉我们:只要坚持到底,终会突破困境。就像溪水最终汇入江河一样,人生的阻碍也终将成为通向成功的阶梯。
全诗最妙的是把自然现象和人生道理完美融合。我们每个人都是那条小溪,生活中的困难就是阻挡的群山。诗人用溪流闯山的画面,鼓励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坚持向前,终会迎来海阔天空的时刻。这种将深刻哲理融入日常景物的写法,正是古诗的独特魅力所在。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