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中秋)

月如冰,天似水,冷浸画阑湿。桂树风前,浓香半狼藉。此翁对此良宵,别无可恨,恨只恨、古人头白。
洞庭窄。谁道临水楼台,清光最先得。万里乾坤,原无片云隔。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中秋之夜的景色与感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

首先,诗人用“月如冰,天似水”的比喻,将明月比作冰块,天空比作水,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清凉与宁静。月下,栏杆上都仿佛被寒露浸湿,用“冷浸画阑湿”来形容这种感觉,使人感受到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了桂树,说它在微风中散发出浓郁的香气,但香气已经“半狼藉”,说明花儿或叶子可能已经凋落。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自然景象,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变化。

诗人在这美好的夜晚只能感叹“古人头白”,这意味着他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里的“古人头白”实际上是在表达对古人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暗示这位诗人在感叹自己未能像古人那样在美好的夜晚留下更多的佳作。

接下来,诗人用“洞庭窄”来比喻短暂的相聚时光,说虽然洞庭湖水很宽广,但眼前的相聚时光却像是被“窄”了。他接着说,即使是这么短暂的相聚,也不必担心没有好风景,因为“清光最先得”,这是对眼前美景的描述,也象征着珍惜眼前的每一刻。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不会错过这个美好的夜晚,他“不妨彩笔云笺,翠尊冰酝,自管领、一庭秋色”,意思是说他要用彩笔书写自己的感受,用酒和美酒陪伴自己享受这美丽的秋夜。

整首诗借助中秋之夜的景色和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