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三 寄怀陈山农
寄语陈郎,还记得、吴趋行乐。
明月夜、鹍弦凤管,共倾凿落。
迟日玉枰花下艇,翠微蜡屐烟中阁。
想那年、光景总消魂,浑如昨。
且学织,桃椎屩。
且学卖,韩康药。
又何妨远蹈,芜城跨鹤。
况是竹西歌吹地,一时琴酒堪栖托。
问董生、踪迹近如何,仍漂泊(时余客吴兴)。
明月夜、鹍弦凤管,共倾凿落。
迟日玉枰花下艇,翠微蜡屐烟中阁。
想那年、光景总消魂,浑如昨。
且学织,桃椎屩。
且学卖,韩康药。
又何妨远蹈,芜城跨鹤。
况是竹西歌吹地,一时琴酒堪栖托。
问董生、踪迹近如何,仍漂泊(时余客吴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写给老朋友陈山农的一封"书信",用诗意的语言回忆过去、感慨现在。
上片(前半部分)是温暖的回忆杀: 1. 开头直接喊话:"老陈啊,还记得咱们在苏州(吴趋)一起嗨的日子吗?" 2. 具体描写当年潇洒生活:月夜弹琴喝酒(鹍弦凤管指乐器,凿落是酒杯),春天划船下棋(玉枰是棋盘),穿着登山鞋逛山景(蜡屐是防滑木鞋)。 3. 最后感叹:那些快乐时光就像昨天一样难忘。
下片(后半部分)是现实的无奈: 1. 先说现在过得普通:学着编草鞋(桃椎屩)、卖药(韩康是古代名医),暗示生活不易。 2. 接着自我安慰:就算漂泊到扬州(芜城)、当个云游道士(跨鹤)也没啥。 3. 提到现在住的地方(竹西是扬州景点)还能听听音乐喝喝酒,算是苦中作乐。 4. 最后反问朋友:你自己(董生代指陈山农)最近不也在到处流浪吗?(当时作者在湖州吴兴作客)
全诗精髓: 通过"过去VS现在"的强烈对比,展现中年人对青春欢乐的怀念和现实漂泊的豁达。就像现代人翻老照片发朋友圈:"兄弟还记得当年撸串泡吧的日子吗?现在虽然送外卖/摆地摊,但咱们心态不能崩!"
写作亮点: - 用"明月夜""花下艇"等电影镜头般的画面勾起回忆 - "浑如昨"三个字道尽物是人非的感慨 - 自比卖药郎、草鞋匠的幽默化解了生活艰辛 - 结尾的反问让漂泊的苦涩多了几分知己相怜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