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

还乡夫子遇贤侯,抚字情知不自由。莫把一名专懊恼,
放教双眼绝冤仇。猩袍懒著辞公宴,鹤氅闲披访道流。
犹有九华知己在,羡君高卧早回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辞官归隐的读书人("还乡夫子")遇到了一位贤明的地方官("贤侯"),两人之间的故事。

前四句说的是:这位归隐的官员虽然遇到了好上司,但心里明白做官总归身不由己。他劝对方不要为了官场名利而烦恼,要学会用慧眼看清是非,化解恩怨。

后四句描写了这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他懒得穿官服参加应酬("猩袍"指红色官服),喜欢披着道士的鹤氅衣去寻访修道之人。最后两句特别有意思,说在九华山还有懂他的知心朋友,羡慕他能早早看透官场,选择隐居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束缚和隐居自在,表达了"及时抽身"的智慧。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用"九华知己"和"高卧早回头"勾勒出一个看透名利、活得通透的智者形象,让人感受到放下执念后的轻松愉悦。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