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惬意的田园生活场景,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
前四句写景:春天芬芳的花儿悄悄凋谢,只留下绿荫笼罩着村庄。在房屋西侧有个小园子,正好可以让人悠闲散步。这里没有刻意雕琢的园林,只有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空间,暗示着主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
后四句重点写花香:酴醾(一种蔷薇科植物)的香气非常独特,而橘花的香味更加迷人。在温暖阳光的照射下,这些花香自然散发出来,根本不需要微风吹拂就能闻到。这里通过"日烘香自发"的生动描写,展现出大自然最本真的美好——不需要人为干预,阳光与花朵就能创造出醉人的芬芳。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不刻意追求、自然而然的生活哲学。诗人没有写名贵花卉,只写寻常可见的酴醾和橘花;没有写人工雕琢的精致园林,只写屋旁普通的园子。但正是这种朴素真实的生活场景,反而让人感受到最纯粹的生活之美。阳光、绿荫、花香,这些最简单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令人向往的田园诗意。
滕岑
滕岑(一一三七~一二二四),字元秀,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一一五九)领乡荐,屡试进士不第。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特奏名,调徽州歙县尉。终母忧,再调温州平阳县丞,秩满监南岳庙。宁宗嘉定十七年卒,年八十八。有诗集,已佚。事见《桐江集》卷一《滕元秀诗集序》。滕岑诗,据《瀛奎律髓》、《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