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 咏桃花(壬午)
恨是桃花领。
病是桃花并。
晓露堤头(案《今词苑》作『堤边』),夕阳帘外,断肠红影。
想六桥深处、种成行,剩苏家风韵。
轻薄桃花性。
飘泊桃花命。
何事渔郎,沿溪直入,武陵幽胜。
算六宫粉黛、总销魂,似胭脂填井。
病是桃花并。
晓露堤头(案《今词苑》作『堤边』),夕阳帘外,断肠红影。
想六桥深处、种成行,剩苏家风韵。
轻薄桃花性。
飘泊桃花命。
何事渔郎,沿溪直入,武陵幽胜。
算六宫粉黛、总销魂,似胭脂填井。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小桃红 咏桃花》用桃花作比喻,表面上写花,实则暗含人生感慨。全诗分上下两段,情绪从哀怨逐渐转向超脱。
上段开头就点出桃花的矛盾特质——既让人爱("领"指引领春光),又让人愁("病"指桃花易谢引发伤感)。接着用"晓露堤头""夕阳帘外"两个画面,展现桃花从早到晚的孤独身影。"断肠红影"更是直接把桃花比作令人心碎的存在。后半段提到"六桥""苏家",暗用苏轼典故,暗示即使名士风流如苏轼,种下的桃花也只剩空壳般的"风韵"。
下段笔锋一转,用"轻薄""飘泊"形容桃花随波逐流的命运,看似批评,实为同情。随后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渔夫典故,提出质问:为何世人总想闯入桃花源般的完美世界?最后两句最为震撼,把历代后宫佳丽比作"胭脂填井"——再美的容颜终将如胭脂沉井般被遗忘,与开头"断肠红影"形成闭环。
全诗妙在把桃花写成有血有肉的生命:它会生病、会漂泊、会被人误解,最终却以"填井"的惨烈意象,道破繁华易逝的真理。诗人用桃花的一生,隐喻所有美好事物终将凋零的宿命,读来既凄美又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