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竹林的水墨画,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朦胧悠远的意境。
前两句用"碧溪寒""日欲昏"勾勒出傍晚溪边竹林清冷的氛围,烟水朦胧中几枝竹影若隐若现。"青玉案""紫丝帐"的比喻很新颖,把竹林比作翡翠装饰的案台和紫色丝帐围着的珍宝,既写出竹子的青翠挺拔,又赋予华贵的气质。
中间四句开始抒情。"湘江旧事"可能暗含娥皇女英的传说,让竹林带上神话色彩;"陆海春阴"则展现竹林如海般辽阔。最后两句最有意境:诗人独自倚栏远望,暮色中竹林连绵到天边,不知何处藏着村落,这种虚实相间的写法,让整幅画面既真实又充满想象空间。
全诗妙在三个特点:一是用"翡翠""琅玕"等珍贵物品比喻竹子,把普通景物写得贵重典雅;二是通过"迷归梦""无羽翰"等含蓄表达,让景物带着淡淡愁绪;三是结尾的开放式构图,暮色中的竹林延伸到视线尽头,引发读者无限遐想。这种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张玉孃
松阳人,字若琼。号一贞居士。宋提举官张懋女。生有殊色,敏惠绝伦。嫁沈佺,未婚而佺卒。玉娘郁郁不乐,得疾卒,年二十八。文章酝藉,诗词尤得风人之体,时以班大家比之。有《兰雪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