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咏古七首 其七 瑶芳公主

槐安贵主名瑶芳,秾春游戏摇鸣珰。
相牵贪看石延舞,寺前暗调淳于郎。
兰摧玉折一何苦,青春又葬同昌主。
淮南裨将惯酒悲,恸哭繁华黯无语。
无语。
奈何许。
忆在寺门魂暗与。
布衣真尚瑶芳主。
一霎日斜归去。
大槐安国飞红雨。
肠断旧游何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讲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主角是槐安国的瑶芳公主。我们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公主的欢乐时光(前四句): 开头描写瑶芳公主春天出游的活泼形象,戴着叮当作响的耳环。她和心上人(淳于郎)在寺庙前偷偷约会,一起看石延跳舞,展现了青春的美好。

2. 命运的急转直下(中间四句): 突然用"兰摧玉折"形容公主早逝,就像娇嫩的花草被折断。她的离世和同昌公主(唐代早逝的公主)一样令人痛惜。最后两句通过淮南将领的醉酒痛哭,暗示整个槐安国的繁华随之消逝。

3. 回忆与哀伤(后六句): 重复"无语"强调说不出的悲痛。男子回忆和公主在寺门定情的场景,感慨布衣平民(自己)竟真的得到了公主的真心。但转眼太阳西斜,美好时光短暂。结尾用"红雨"(落花)比喻王朝衰败,再也找不到当年共游之地。

特别之处: - 用"大槐安国"这个典故(出自《南柯记》,喻指虚幻的富贵),暗示故事可能是梦境或虚构。 - "飞红雨"既指春天落花,也象征公主香消玉殒。 - 全词在甜蜜回忆与残酷现实间切换,形成强烈反差。

现代启示: 这首词其实在说:再美好的爱情和荣华,都可能像槐安国的梦一样转瞬即逝。作者通过公主的故事,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美好。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