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赵承旨陶令像鲜于太常归去来辞赠致政太宰杨公
陶令生平兴萧瑟,到官毋过八十日。
五株杨柳胜栽花,百亩公田都种秫。
拂袖长歌归去篇,舁篮岂是膏肓疾。
世事从他三复四,生儿任昧六与七。
却怪渠祖长沙公,婆娑八十讳称翁。
即论运甓铃阁底,何似抱瓮春畦中。
孤剑雄扶江左日,一丝高挽义熙风。
忘年自识将军意,易姓方怜处士忠。
千载从人论行止,谁似关西杨伯起。
力在寸心输社稷,功成馀事施山水。
未老能抛太尉章,得归即号柴桑里。
五男却是五麒麟,海内俱称万石君。
今去山中看宰相,由来平地有仙人。
吴兴才子工写真,渔阳老手书绝伦。
风流一代不可即,翰墨万古恒如新。
我题此图见微向,须从迹外探心赏。
长沙太迟彭泽速,君臣道尽公当往。
五株杨柳胜栽花,百亩公田都种秫。
拂袖长歌归去篇,舁篮岂是膏肓疾。
世事从他三复四,生儿任昧六与七。
却怪渠祖长沙公,婆娑八十讳称翁。
即论运甓铃阁底,何似抱瓮春畦中。
孤剑雄扶江左日,一丝高挽义熙风。
忘年自识将军意,易姓方怜处士忠。
千载从人论行止,谁似关西杨伯起。
力在寸心输社稷,功成馀事施山水。
未老能抛太尉章,得归即号柴桑里。
五男却是五麒麟,海内俱称万石君。
今去山中看宰相,由来平地有仙人。
吴兴才子工写真,渔阳老手书绝伦。
风流一代不可即,翰墨万古恒如新。
我题此图见微向,须从迹外探心赏。
长沙太迟彭泽速,君臣道尽公当往。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比陶渊明和杨公两位历史人物,探讨了"做官"与"归隐"的人生选择。
全诗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写陶渊明(陶令)的归隐生活。说他当官不到80天就辞职,在田园种柳树、酿米酒,过着潇洒自在的生活。即使被人说逃避现实("膏肓疾"),也不在乎世俗眼光。
第二部分写杨公(杨伯起)的为官之道。他虽然像陶渊明一样最终选择归隐,但先为国家尽心尽力,功成身退后才归隐田园。诗人认为这种"先尽忠后归隐"的做法更值得赞赏。
第三部分总结:通过吴兴才子画的画像,诗人说要看透画中深意——长沙公(陶渊明祖先)做官太久,陶渊明又辞官太急,只有杨公把握好了"尽忠"与"归隐"的平衡。
诗人用对比手法告诉我们:完全逃避现实(如陶渊明)或一味追求功名都不可取,像杨公这样"先尽责后归隐"才是理想人生。诗中"五株杨柳""百亩公田"等田园意象,与"孤剑雄扶""功成馀事"的建功立业形成鲜明对比,生动展现了两种人生选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