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不同阶层的生活状态和家国情怀,语言朴实却意味深长。
前四句通过两组对比展开:皇帝(黄屋)深居宫中难察民情,权贵(朱门)只顾追逐富贵;而市井屠夫酒贩(屠沽)和山野樵夫牧人(樵牧)这些普通百姓,反而心系国家大事。这种反差暗示真正的爱国情怀存在于民间。
五六句提出处世智慧:要懂得把危机转化为机遇(转祸为福),更要防止圣明的君主变得昏庸(毋令圣作狂)。这既是对统治者的规劝,也体现了百姓对清明政治的期待。
最后两句尤为动人:白发苍苍的乡野老人(草茅垂白叟),仍盼望着能亲眼见到太平盛世(时康)。这个细节让全诗的情感落到实处,普通老农的朴素愿望,恰恰是最有力的家国情怀写照。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白描手法画了一幅社会百态图。权贵的麻木与百姓的赤诚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落在老农的期待上,让人感受到:所谓爱国,不过是每个普通人想过上好日子的心愿。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