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伯友好礼斋

禹门山壁石巃嵷,惊涛拍岸石疑动。奔腾西去疾于飞,千里一折不旋踵。

山水不得独当奇,异气钟人生将种。乃翁阴德及后昆,墓木而今犹未拱。

大儿膂力号绝人,挟槊弯弧贾馀勇。小儿精神大于身,野鹤乘风欲高耸。

人物风流此一时,坐使山河价增重。读书已能了大义,稼穑还知依亩陇。

孰谓人閒杞梓林,肯与樗栎同拥肿。良心一发不可遏,油然而上若泉涌。

悦亲诚身固有道,不得乎友深自悚。一豪骄气不可作,好礼名斋心益悚。

敷陈几席待佳士,却扫门庭谢凡冗。善言急闻闻必拜,未之能行后惟恐。

结袜何尝愧古人,亲诣仍能越常奉。慎恭勇智咸有节,人伪不私无所壅。

汝之所得亦已多,更须道义相切磋。佳时劝客金叵罗,主人起舞客齐歌。

遁庵野叟鬓已皤,坐中不觉衰颜酡。六龙冉冉奔羲和,年年事业毋蹉跎。

君其为我疾挥鲁阳戈,我亦浼君颠倒挽黄河。他时策杖重来过,更名此里为鸣珂,名与西山俱不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与人文画卷,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赞颂了家族传承、个人品德以及友情的力量。以下是逐段解析:

1. 自然壮景与家族气运 开篇用"禹门山壁""惊涛拍岸"等磅礴意象,比喻人生如激流勇进。接着笔锋一转,说这样的山水灵气孕育了杰出人物——一个将门之家。父亲积德福泽后代("墓木未拱"指父亲虽逝但精神长存),两个儿子各有所长:大儿子力大无穷,小儿子志向高远如野鹤。

2. 家风与品德 这一家不仅武艺出众,更重视读书明理、躬耕劳作。诗人用"杞梓"(优质木材)对比"樗栎"(无用之木),强调他们不甘平庸。后文提到"良心如泉涌""待人谦恭"等细节,展现真诚待友、戒骄戒躁的修养,连古人"结袜"(张释之为老人系袜的典故)这样的美德都比不上他们。

3. 欢聚与期许 后半段描写主客欢聚场景:举金杯劝酒、歌舞尽兴,连白发老翁("遁庵野叟")都喝红了脸。但欢乐中带着紧迫感——诗人提醒时光如"六龙拉日车"般飞逝,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甚至豪迈地说要"挥戈挽日""倒挽黄河",暗喻人定胜天的壮志。

4. 永恒的意义 结尾展望未来:希望下次重逢时,这里能因他们的情谊改名叫"鸣珂巷"(唐代权贵车马鸣玉的典故),让名声像西山一样永存。这既是对友谊的珍视,也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核心魅力: - 画面感强:从惊涛骇浪到宴饮歌舞,场景切换如电影镜头。 - 接地气的哲理:用种地、喝酒等日常事讲修身道理,比如"骄气不可作"就像现代人说"别飘"。 - 热血与温情并存:既有"倒挽黄河"的豪情,又有"待友如亲"的细腻,展现完整的人格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