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州慢 感春
香阁春深,庭院昼长,花雨飘洒。
清明时候,轻寒小热,暗愁盈把。
呢喃燕子,却憎画栋,凋零乌衣,闲恨犹牵惹。
拍碎玉阑干,尽黄鹂描写。
游冶。
禁烟吹散,宝瑟风前,紫骝花下。
何似一灯寒食,柴门初打。
楼头柳色,望里青断天涯,絮飞还殢王孙马。
解道莫愁谁,只长于人也。
清明时候,轻寒小热,暗愁盈把。
呢喃燕子,却憎画栋,凋零乌衣,闲恨犹牵惹。
拍碎玉阑干,尽黄鹂描写。
游冶。
禁烟吹散,宝瑟风前,紫骝花下。
何似一灯寒食,柴门初打。
楼头柳色,望里青断天涯,絮飞还殢王孙马。
解道莫愁谁,只长于人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石州慢·感春》通过细腻的春日景象描写,展现了主人公深藏的愁绪。全词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上片用"香阁""庭院"等精致场景开篇,看似描绘富贵人家的春日美景,但"暗愁盈把"四字突然转折——花雨中藏着说不清的忧愁。连欢快的燕子和黄鹂,在愁人眼中都成了讨厌的存在,甚至气得拍碎栏杆,这种反常举动生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烦躁。
中片"游冶"二字带出回忆画面:寒食节本该禁火,却有人纵情游乐,在风中弹琴、花下骑马。这与后文"一灯寒食"的冷清形成强烈对比,暗示过去的热闹与现在的孤寂。
下片最打动人心。寒食节别人家灯火温暖,主人公却独守柴门;望着楼头柳色延伸到看不见的天边,柳絮粘附在游子的马鞍上——这些意象都在诉说思念。最后两句尤为精妙:人人都说"不要发愁",可这愁绪偏偏就爱缠着人不放,把无形愁思写得像有生命一般,道尽人在春天里莫名涌动的惆怅。
全词妙在处处写春景,实则句句是愁情。用热闹反衬孤独,用明媚春光对照内心阴郁,这种反差让情感更具冲击力。特别是"拍碎栏杆""愁绪缠人"这些动态描写,让抽象情绪变得可视可感,即使现代读者也能真切体会到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春日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