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洪王肯堂治书见示芙蓉诗次韵

春风歇桃李,秋雨深莓苔。萧然公馆间,得此奇种栽。

九天清露零,一道红云开。句牵绿衣队,酣宴瑶池杯。

秾妆月鉴悬,丽服霜刀裁。瑞莲涌平地,妙色分五台。

暂陪飞仙游,偏称幽人怀。终疑阆苑去,嘉会何时谐。

此日眼双明,临风首低回。长当歌楚骚,招得花神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芙蓉花在秋日公馆中盛开的惊艳景象,通过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花的超凡魅力。全诗可分为三个层次:

1. 环境铺垫(前四句) 用桃李凋零的春逝、莓苔丛生的秋凉作对比,突出公馆里突然出现的芙蓉花给人带来的惊喜——就像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珍宝。

2. 芙蓉花的神奇之美(中间十句) 诗人用一连串奇幻比喻: - 将晨露比作"九天清露",花朵如"红云"绽放 - 想象芙蓉是瑶池宴会上穿着绿裙的仙女("绿衣队") - 形容花瓣像月光雕琢的妆容,又似霜刃裁剪的华服 - 把整株花比作佛国五台山的祥瑞莲花 这些描写让普通花卉有了仙界气质,体现诗人对美的极致赞叹。

3. 观花感悟(最后六句) 诗人看着芙蓉恍惚出神,既觉得它随时会飞回仙境("阆苑"),又期待能永远留住这份美。最后想用《楚辞》般的诗歌召唤花神,表达对美好事物永恒的向往。

全诗精髓: 通过将日常赏花体验升华成仙界奇遇,诗人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瞬间。那些夸张的比喻(如瑶池宴会、霜刀裁衣)不是单纯炫技,而是表达人在邂逅极致之美时,那种语言难以描述的震撼与感动。最后"招花神"的愿望,藏着我们对美好事物既想珍藏又留不住的永恒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