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过青浦
理棹投暮烟,馀晖黯遥巘。
轻舸寻归流,空波肆怡衍。
野风送香气,浩露滴微泫。
重叠林景昏,微茫峰色浅。
远火辨孤城,隔岸闻乱犬。
稍别林墟移,渐觌雉堞转。
华月淡始照,流云蔚初展。
一与清景俱,乍喜尘悰遣。
惆怅怀前踪,馀风动深缅。
轻舸寻归流,空波肆怡衍。
野风送香气,浩露滴微泫。
重叠林景昏,微茫峰色浅。
远火辨孤城,隔岸闻乱犬。
稍别林墟移,渐觌雉堞转。
华月淡始照,流云蔚初展。
一与清景俱,乍喜尘悰遣。
惆怅怀前踪,馀风动深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经过青浦时的所见所感,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水墨画般的江南夜景。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黄昏启程(前四句):诗人傍晚划船出发,暮色中远山暗淡,小船顺流而下,水面泛起微波。这里用"黯遥巘""空波"等词营造出朦胧宁静的氛围。
2. 途中见闻(中间八句):随着船只行进,诗人捕捉到一系列生动的感官体验: - 嗅觉:野花的香气随风飘来 - 触觉:露水微微打湿衣裳 - 视觉:树林渐暗,山色模糊,远处孤城的灯火和犬吠声暗示人烟 - 空间感:通过"稍别""渐觌"展现景物的移动变化
3. 月下感悟(最后四句):当明月升起,流云舒展,诗人感到: - 当下的愉悦:清幽的夜景让他暂时忘却尘世烦恼 - 深沉的怀念:美景又勾起对往事的惆怅回忆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像电影镜头般推进,从黄昏到月出,展现动态的夜景变化 2. 调动多重感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3. 在宁静中蕴含复杂情感,既有即时的轻松,又有深远的思绪 4. 用"淡""蔚""微"等轻柔字眼,完美呈现江南水乡的婉约之美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景物的精准刻画,自然流露出超脱尘俗的闲适和对往事的怀念,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