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宫廷少女形象,充满生活趣味和人情味。
前两句写少女学化妆的笨拙模样:她学着用鸦黄色画眉,却只画好了一半,眉妆显得歪歪扭扭。垂着肩膀、衣袖松垮的样子,透着一股傻乎乎的可爱劲儿。这里用"太憨生"三个字,活灵活现地刻画出少女懵懂天真的神态。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她因这份憨态反而获得君王宠爱:正因为这份不加修饰的天然憨态,让君王觉得新鲜有趣,反而格外怜惜她,常常让她拿着花枝跟随在御辇旁。一个"却"字巧妙转折,点明憨傻反而成了受宠的原因。
全诗最妙处在于捕捉了"憨态可掬"的瞬间:不完美的眉妆、松垮的衣着这些看似缺点,在特定情境下反而成为吸引人的特质。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含蓄地揭示了宫廷生活中"天然去雕饰"的难得,以及君王对真实性情的内在向往。
虞世南
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虞世南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三十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