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涧歇近(中吕调)
淮楚。旷望极,千里火云烧空,尽日西郊无雨。厌行旅。数幅轻帆旋落,舣棹蒹葭浦。避畏景,两两舟人夜深语。
此际争可,便恁奔名竞利去。九衢尘里,衣冠冒炎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此际争可,便恁奔名竞利去。九衢尘里,衣冠冒炎暑。回首江乡,月观风亭,水边石上,幸有散发披襟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夏日旅途中的疲惫与对名利的反思,最后回归自然寻找心灵解脱。
上片用"火云烧空"的夸张比喻,生动写出夏日酷暑难耐的景象。赶路的行人疲惫不堪,直到夜晚才在芦苇荡停船休息。夜深人静时船夫们的低语,衬托出旅途的孤寂。
下片笔锋一转,质问人们为何要为了虚名浮利在炎炎夏日奔波。城市里尘土飞扬,官员们顶着烈日忙碌,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最后笔触突然变得轻快:不如回到江南水乡,在月光下的亭台、清风拂面的水边石头上,散开头发敞开衣襟,享受自然的清凉。
全词通过强烈对比:酷暑与清凉、奔波与闲适、名利场与自然景,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散发披襟"的潇洒形象,成为全词最动人的画面,传递出挣脱束缚、回归本真的生活理想。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