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启伏以摇落九秋正怜残菊凄清四韵忽及弊庐仆射相公閒世宏才九流奥主动则代天而理启迪谟猷静则味道之腴吟咏情性当休干(疑当作浣)之多暇徵骚楚以自娱因临菊酒之觞猥念芸香之客顾惟蒙鄙曷称奖私苟惭属和之非宁表感知

晓趋蓬阁暮还家,坐览图书见海涯。
钓有旧溪犹懒说,诗无新律岂堪誇。
凉风吹叶沿阶厚,积雨生苔逐径斜。
知宴龙山无暇去,寂寥空绕满篱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同时透露出些许怀才不遇的寂寞感。

开头四句写作者的生活状态:白天去官府办公(蓬阁指官署),傍晚回家读书自娱。虽然拥有钓鱼的好地方(旧溪),却懒得向人夸耀;写诗没有新意,更不好意思拿出来炫耀。这里用自嘲的语气,展现了一个低调内敛的文人形象。

中间两句写景:凉风吹落厚厚的树叶铺满台阶,连日的雨水让青苔顺着小路斜斜生长。这两句通过"厚""斜"两个形容词,把秋天萧瑟的景象写得生动立体,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岁月蹉跎的感慨。

最后两句点题:知道别人在龙山设宴欢聚,自己却无暇前往,只能寂寞地看着篱笆边盛开的菊花。这里的"满篱花"与开头"残菊"呼应,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高洁,也暗示作者虽然身处寂寞,但仍保持着自己的品格。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日常起居、庭院秋景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生活情趣和内心世界。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欲说还休"的含蓄,既有对现状的满足,又有一丝不甘寂寞的惆怅,非常真实地呈现了古代文人的矛盾心理。

李至

(947—1001)宋真定人,字言几。七岁而孤,为内臣李知审养子。太宗太平兴国间进士。历通判鄂州,擢著作郎、直史馆,累迁右补阙、知制诰。八年,拜参知政事。雍熙初,谏太宗亲征范阳,以目疾求解机政。命兼秘书监,总秘阁藏书。淳化五年,兼判国子监,总领校雠、刊刻七经疏。真宗即位,拜工部尚书、参知政事,主张弃灵州,安抚西夏。后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徙知河南府。与李昉以诗相酬,有《二李唱和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