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贫但自得其乐的隐士生活,充满朴素的生活情趣和淡泊的人生态度。
前两句"有地唯栽竹,无池亦养鹅"说:虽然只有一小块地,但全用来种竹子;没有池塘,照样能养鹅。这展现了主人公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用有限的资源创造诗意生活。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日常生活:临摹书法只为欣赏墨迹之美,酿酒偏爱清晨的温和时光,古镜上的铭文已经模糊,收集的药方里藏着许多谜语。这些细节透露出主人公不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沉醉于书法、酿酒、古玩这些雅趣中,连药方都能当谜语来猜着玩。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虽然生活清贫,但悠闲自在;谢绝富豪权贵的拜访。这是对简朴生活的肯定,也是对世俗名利的拒绝。整首诗用日常小事展现了一种不慕荣华、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雅致和满足。
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