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栖香旧阁久成废苑,残岁略加修葺中,扆侄有词题壁,予亦制此
笑栖香,从来苑废台荒。
忆侯门、繁华何在,分明梦觉黄梁。
便经营、乌衣逆旅,只收藏、半榻缥缃。
未许容愁,岂能容膝,药阑花榭懒商量。
镜奁移、琉璃研侧,睡鸭篆烟旁。
正相对、空庭花雨,屏上潇湘。
伴今生、笺啼墨泪,血柘心死何妨。
纫幽兰、犹堪为佩,裁萱草、可得忧忘。
残粉飘梅,新黄染柳,谢家风景旧池塘。
槱题处、凄清小阁,照乘夜珠光。
人俱羡、长杨赋手,秋水篇章。
忆侯门、繁华何在,分明梦觉黄梁。
便经营、乌衣逆旅,只收藏、半榻缥缃。
未许容愁,岂能容膝,药阑花榭懒商量。
镜奁移、琉璃研侧,睡鸭篆烟旁。
正相对、空庭花雨,屏上潇湘。
伴今生、笺啼墨泪,血柘心死何妨。
纫幽兰、犹堪为佩,裁萱草、可得忧忘。
残粉飘梅,新黄染柳,谢家风景旧池塘。
槱题处、凄清小阁,照乘夜珠光。
人俱羡、长杨赋手,秋水篇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一座荒废的旧阁楼,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坚守内心的高洁情怀。
上阕用"笑栖香"开篇很特别——明明写的是破败景象,却用"笑"字开头,形成反差。就像我们看到童年住过的老房子变得破败,那种苦笑的感觉。作者回忆这里曾经是豪门宅院,如今却像黄粱一梦般消失,只剩下半间书房还能用。连放张书桌都嫌挤,更别说布置花园了,只能把梳妆镜挪到砚台边凑合着用。
下阕转入抒情。虽然环境艰苦,但作者说:有笔墨相伴就足够了,哪怕写字的墨都混着眼泪,心里痛苦也无所谓。就像佩戴幽兰(象征高洁)、种植萱草(传说能忘忧)一样,在困苦中保持品格。最后用"长杨赋""秋水篇"两个典故,说别人只羡慕我的文采好,却不知我住在这样凄清的环境里。
全词最动人的是这种反差:外在环境越破败,越衬托出内心的高洁。就像现代人住在老破小里,仍坚持读书写作的精神。作者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挪镜子""砚台旁冒烟"这些生活细节,让读者感受到清贫中的文人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