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夏日雨后

房栊深窈,竹林摇空翠。
日影上罘罳,动凉飔、重帘窣地。
调冰雪藕,闲诵少陵诗,吟未已。
云乍起。
骤雨鸣檐底。
纱厨枕簟,渐觉凉如水。
高卧傲羲皇,似自在、虚堂味美。
醒来倦眼,翻怯夕阳明,霞散绮。
鱼烧尾。
愁入蝉声里。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夏日雨后的闲适场景,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文人雅士的悠然心境,同时暗含一丝时光易逝的淡淡愁绪。

上阕(前半部分)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是一个从室内望出去的视角——幽深的房间外,竹林在雨后青翠欲滴,阳光透过窗格在地面投下晃动的光影,凉风吹动垂地的帘幕。主人公开启了典型的文人消暑日常:调制冰镇藕片,诵读杜甫的诗句。突然风云变幻,骤雨敲打屋檐,为画面增添了动态的韵律感。

下阕转入雨后体验:躺在纱帐竹席上,凉意沁人,词人用"高卧傲羲皇"这个典故(传说上古帝王伏羲氏整天躺着思考),形容自己像古代圣贤般悠闲自在。但结尾笔锋微妙转折——睡醒后看到绚烂晚霞,听到蝉鸣,突然涌起愁绪。这里"鱼烧尾"(传说鲤鱼跃龙门时尾巴会被烧焦)暗示对功名的焦虑,而蝉声嘶鸣则强化了夏日将尽的时光流逝感。

全词最妙处在于冷暖交织的意境:既有冰藕、凉簟带来的身体舒适,又有晚霞蝉鸣引发的心理波动,把夏日特有的那种慵懒与敏感完美融合。词人通过"凉水"与"夕阳"、"高卧"与"愁入"的对比,展现了知识分子既享受闲适生活,又难以完全摆脱世俗牵挂的矛盾心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