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秋雁

一绳秋信。
又妆楼过也,半空嘹唳。
岁岁西风吹客梦,偷写数行斜字。
花艳来红,芦衔浅白,夜耿人无寐。
旧巢何处,几声羌笛风里。
应念凤泊鸾飘,书空咄咄,怪绝而今事。
说甚潇湘菰米味。
水碧沙明何地。
月黯南飞,云迷北响,洒尽孤臣泪。
春明踏雪,爪痕依约能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百字令·秋雁》借大雁南飞写游子漂泊之苦,字字带秋意,句句含孤愁。

上阕从视觉听觉入手:开篇"一绳秋信"就很有画面感,大雁排成一条线划过妆楼,嘹亮的鸣叫声划破天空。这里用"妆楼"暗示闺中人的凝望,雁声与相思瞬间联动。"偷写数行斜字"特别巧妙,把雁阵比作天空写字的笔触,又暗含游子偷偷写信的辛酸。后半段用芦花、羌笛这些典型秋景,烘托出"夜耿人无寐"的辗转反侧。

下阕情感更浓烈:"凤泊鸾飘"四个字道尽飘零之苦,像被风吹散的凤凰。大雁在空中划出的痕迹,就像人在虚空中写满无奈。"说甚潇湘菰米味"是反语——连温饱都成问题,哪还顾得上品味他乡美食?最后"春明踏雪"突然跳转到回忆,雪地上的爪痕既是实写雁踪,又暗喻人生路上那些深浅不一的足迹。

全词最动人处在于双重意象:表面写雁,实则写人。大雁的每一次振翅都是游子的叹息,芦花白、羌笛声、沙明水碧这些景物,都成了丈量乡愁的刻度尺。特别是结尾的雪泥鸿爪,把漂泊的无奈与生命的痕迹完美融合,让人读来心头一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