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宋使君见诒

陟邻初禀训,献策幸逢时。朝列且云忝,君恩复若兹。
庭闱际海曲,轺传荷天慈。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
才明应主召,福善岂神欺。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张九龄对友人宋使君赠诗的回应,表达了自己对仕途际遇的感慨和坚守本心的态度。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讲述自己的仕途起点 诗人说自己最初接受长辈教导("陟邻初禀训"),后来恰逢时机献计献策得到赏识。现在虽然惭愧地位不高("朝列且云忝"),但皇恩确实深厚。这里用"君恩复若兹"的感叹,暗示皇恩虽重但可能并不稳定。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描写现状与心境 "庭闱际海曲"说家人住在偏远海边,"轺传荷天慈"指自己乘着朝廷马车感念皇恩。接着用两个对比鲜明的画面:自己像乌鸦反哺般欢喜尽孝,而听说宋使君却为世事烦恼("泣素丝"用白发垂泪的形象表达忧思)。这里暗含两人不同处境下的心境对比。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表明人生态度 诗人认为有才华的人自然会得到召用(暗指宋使君),善有善报是天道。最后两句"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是全诗精华:只要保持内心纯洁,就算被泼脏水("涅"是黑色染料)也不会变黑。这个"白心"的比喻,既指清白品格,也暗含对政治污名的警惕。

全诗通过平实的自述和生动的比喻(乌鸦反哺、素丝泣泪、白心不染),展现了一个官员在复杂官场中既要感恩机遇,又要保持初心的矛盾心理。最后两句尤其打动人心,那种"任凭风浪起,我心自清白"的坚定,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