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九日还自上都饮酒于西嵓以野水竹间清秋岩酒中绿为韵十首 其三

在昔安九鼎,功名照帛竹。贞观用玄成,一士天下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简单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贤能人才的珍视。

前两句"在昔安九鼎,功名照帛竹"说的是古代能安定国家(九鼎象征国家政权)的功臣,他们的功绩会被记录在史书(帛竹指古代书写材料)上流传后世。这里暗含对杰出人才的赞美。

后两句"贞观用玄成,一士天下足"用了唐太宗时期的典故:唐太宗在贞观之治时重用李玄成(即李靖),说明一个真正的人才就足以让天下安定。这里强调的不是人多,而是人才的质量。

全诗核心思想是:与其追求数量,不如重视质量。一个真正杰出的人才,其价值可能胜过千百个平庸之辈。诗人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质重于量"的人才观的推崇。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