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武昌空战大捷(四月三十日作)

武昌城上杀气浮,武昌城下江逆流。
扶桑铁鸟成群至,千里声惊吼万牛。
岂知吾国飞将勇,云鸟阵先布四周。
霹雳一声天地动,怒龙舞爪拿鸧鹙。
岂有鸮鸩不施毒,一时争战正未休。
攻围犹嫌太空窄,金丸上下雨点稠。
日月奔避不安室,星斗乱入银河泅。
金乌玉兔深藏匿,偷窥时还遮一眸。
猛气下翻云梦泽,杀声上撼虚皇旒。
自然仁勇人天助,纷纷敌溃东南陬。
片片铩羽刚风里,了了晴空安可廋。
一只一只青天坠,江汉滚滚看火毬。
前月曾燬十一只,廿一只复兹辰投。
或云共到三十六,只只尽燬无一留(见沪大美晚报。)。
破胆丧魂招不得,此地尚敢重来不。
钱塘金陵空战烈,两战犹逊兹战遒。
所恨吾身羁醴水,是辰未泛鄂渚舟。
晴川阁上一凭眺,壮观快偿心所求。
更恨丑虏残酷性,浪杀平民民何尤。
襄河闾阎变灰烬,岳麓桃李遭虔刘。
丈夫生世抱奇愤,况当家国残金瓯。
我亦不欲搥碎黄鹤楼,我亦不欲翻却鹦鹉洲。
还向仙人假黄鹤,直跨蓬莱顶上游。
身率雕鹗三百队,海风灏灏天风秋。
高穿万仞青云表,下指大屋吾深仇。
吾弹有眼不妄掷,弹弹皆落凶人头。
大来小往聊一酬,顷刻神州烽燧收。
顾问天宫索酒饮,一散胸怀万古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空战胜利,充满了英雄气概和爱国激情。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战场画面感十足 诗歌开头就用"杀气浮""江逆流"营造紧张氛围,把日军战机比作"扶桑铁鸟",而我军飞行员则是勇猛的"飞将"。空战场面描写特别生动——战机像发怒的巨龙抓鸟,炮弹密集如雨点,连太阳月亮都吓得躲起来,星星像在银河里游泳。这些比喻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空战。

2. 胜利的豪迈 诗人用"青天坠""火球滚滚"描写敌机坠落,特别提到前一个月击落11架,这次又击落21架(有报道说总共36架)。反复强调"只只尽毁"凸显战果辉煌,最后还嘲讽敌人"破胆丧魂还敢来吗"。

3. 个人情感真挚 诗人遗憾自己没能亲临战场("恨吾身羁醴水"),想象着要是在晴川阁观战该多痛快。但笔锋一转,想到日军屠杀平民的暴行(襄河百姓遇害,岳麓学生遭殃),又燃起熊熊怒火。

4. 浪漫的英雄幻想 最后诗人展开想象:想借来仙人的黄鹤,带领300支飞行队,从高空精准打击敌人。这个幻想既浪漫又解气,最后还要"去天宫喝酒解愁",把爱国豪情升华到神话境界。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把一场真实空战写得既气势磅礴又情感丰沛。既有"炮弹如雨"的激烈战斗,又有"跨鹤飞天"的浪漫想象;既歌颂我军英勇,又痛斥敌人残暴。诗人用大起大落的情感波动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们感受到那个年代中国人抗击外敌的坚定决心和豪迈气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