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天里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普通百姓艰难生活的同情,以及一种超脱的生活态度。
前四句写实景:连日大雨倾盆,普通百姓(闾阎指民间)的生活一定很艰难。诗人由此联想到一位隐居的老翁(乐隐翁),独自坐在简陋的屋子里(环堵指四面土墙的简陋房屋)。
中间两句转折:这位老翁并非没有才能(术业指学问技艺),却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这里暗含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有才能的人也可能处境艰难。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劝慰:暂且放下这些烦恼吧,不如和妻子对饮美酒(芳醑)。这体现了一种面对困境时的豁达——既然现实难以改变,不如以平和的心态享受当下。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雨天这个意象烘托出压抑氛围 2. 通过隐居老翁的境遇反映社会现实 3. 最后转折出人意料,从忧愁转为洒脱 4. 传递出"穷则独善其身"的生活智慧
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具体场景和人物,让读者自己体会生活的艰辛与应对之道,这种含蓄的表达比直白的说理更有感染力。
袁燮
(1144—1224)庆元府鄞县人,字和叔,号絜斋。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八年进士。调江阴尉。浙西大饥,前往赈恤有方。宁宗即位,为太学正。庆元党禁起,以论去。召为都官郎官,迁司封郎官、国子祭酒。后为礼部侍郎。与丞相史弥远争议和事,被劾罢。起知温州,进直学士。卒谥正献。有《絜斋集》、《絜斋家塾书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