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佳处

玉山有佳处,乃在昆仑西。
蓬莱数峰小,上与浮云齐。
云中飘飘五色凤,只爱碧梧枝上栖。
芝草琅玕满玄圃,群仙共蹑青云梯。
太湖三万六千顷,水水流入桃花溪。
溪头浣花如濯锦,百花潭边浮紫泥。
紫皇拜尔山中相,闲把丝纶草堂上。
渔庄一钓得龙梭,龙女吹箫书画舫。
西风玉树金粟飞,东风柳浪金波漾。
岁岁年年乐事多,绿野平泉何足尚。
十二楼前看明月,太乙明星夜相访。
酌霞觞,瑶台露湿芙蓉裳。
我亦桃源隐居者,握手一笑三千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世界,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美好的向往。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仙境般的景色 诗人把"玉山"比作人间仙境,说它在昆仑山西边(昆仑山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住的地方)。这里有小巧的蓬莱仙山,山峰高耸入云。云中有五彩凤凰,只喜欢栖息在碧绿的梧桐树上——这些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景象,而是诗人用神话元素构建的理想世界。

2. 神仙的悠闲生活 诗中描写了神仙们的生活:仙草和宝石铺满花园,神仙们踩着云梯聚会。太湖的水都流进桃花溪,溪边浣洗的衣裳像彩绸一样美丽。这里紫皇(可能指玉帝)封赏山中隐士,让他们悠闲地钓鱼、划船,听着龙女吹箫。

3. 四季美景与永恒快乐 诗人用"西风玉树""东风柳浪"展现四季变换的美景,说这里年年都有快乐的事,连古代著名的豪华园林(绿野平泉)都比不上。夜晚在仙楼赏月,还有神仙(太乙明星)来拜访,喝着仙酒,露水打湿衣裳。

4. 诗人的隐居理想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诗人说自己也想像桃源隐士一样,在这里生活三千年("三千霜"指三千年)。这其实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逃避,渴望在想象中找到精神寄托。

全诗用大量神话典故和华丽辞藻,构建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完美世界。这种创作手法反映了古代文人常见的心理:当对现实不满时,就在诗歌中创造理想国。诗中反复出现的凤凰、神仙、桃花溪等意象,共同营造出缥缈仙境的氛围,让读者也能暂时忘却烦恼,沉浸在这个美好想象中。

张天英

温州永嘉人,字羲上,一字楠渠,号石渠居士。酷志读书,穿贯经史。征为国子助教。性刚严,不好趋谒,再调不就。工诗,尤善古乐府。有《石渠居士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