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 过楼桑村和宋长白

叶作重楼,枝为花葆,一桑宝兆飞龙。宋社重兴、高光再食,三分已有成功。

能存正统。益州小、丰沛可同。君臣齐力,千里偏安,与贼争雄。

天教季汉匆匆。难起隆中,易复关中。二表三书,春秋相翼,血诚总贯长虹。

我来瞻拜,思燕涿、还生我公。南阳耕罢,那得风雪,惨淡西东。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路过三国刘备故乡楼桑村时的感慨。全词用通俗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刘备集团从草根崛起到建立蜀汉政权的传奇历程。

上阕开头用"桑树长成楼阁模样"的奇幻景象,比喻刘备早年在家乡桑树下发迹的传说。"宋社重兴"等句通过对比刘邦(高)、刘秀(光)两位汉朝开国皇帝,说明刘备虽偏居益州(四川),却延续了汉朝正统。

下阕转折写蜀汉的遗憾:诸葛亮(隆中)难救蜀汉,北伐(关中)终究失败。"二表三书"指诸葛亮著名的《出师表》,用"血诚贯长虹"形容其忠诚。结尾作者触景生情,想象诸葛亮结束南阳耕读生活后,在风雪中为蜀汉奔波的身影。

全词亮点在于:把历史典故转化为生动的画面(如桑树化龙、血诚如虹),用"小与大"(益州vs中原)、"难与易"(北伐的艰难)的对比展现历史沧桑感,最后落在对诸葛亮鞠躬尽瘁精神的追思上,让读者感受到历史人物在命运前的奋斗与无奈。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