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绿树成荫的亭子里追忆往事、感慨人生的场景。
前四句写景:诗人收到远方来信("黄耳"指代书信),来到树林间新建的绿阴亭。亭子被千年的古树环绕,四月的清风让人连扇子都不用摇。这里用"虚帘接"形容树荫像帘子一样垂挂,画面感很强。
后四句抒情:诗人看着兄弟们的面容("头颅"),感叹时光飞逝,想起这些年漂泊江湖的艰辛。最后两句最动人:他们约定将来要彻夜长谈("对床夜话"),但诗人担心到时候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安静地欣赏美景、细细聆听彼此的心声。
全诗妙在把简单的场景写出了深沉的人生况味。树荫、清风是实景,而书信、兄弟、夜话是虚写,虚实结合中透露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漂泊生活的疲惫。最后那个"能不能细听"的担忧特别真实,道出了人生聚散无常的无奈。
沈继祖
[明]字公绳,后以字行,更字宜孙,万历(一五七三-一六二o)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作山水,溪山宛转,林木森郁,尝为蔡亏父写诘摩诗意图。写闺阁中人,亦有态。《画史会要、明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