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愈庐舍人斋中双盆梅歌次陆根堂编修韵
尊前玉色东风面,嫩晴天气华堂晏。主人爱梅有梅癖,邓尉山塘踏来遍。
人间国色无双姿,无双有双得两枝。我生不识邢与尹,神光旖旎今见之。
须臾裙屐联翩至,对此那能辞一醉。当歌忆昔发余思,竹炉山馆茶初试。
年时扈从今退翁,梅花应笑同非同。归来忍负梅花约,坐觉日月成虚空。
常怪此花遗《骚》仅存《雅》,逃名遂性全山野。纵令牙笙檀板为君容,终许破毡纸帐为君写。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朋友家赏梅的雅集,充满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
1. 场景描写:开篇用"玉色东风面"形容梅花像美人般娇艳,在晴朗天气里绽放于华美的厅堂。主人是个"梅癖",跑遍苏州邓尉山(著名赏梅地)寻梅,终于得到两株极品梅花。
2. 梅花之美:诗人用"国色无双"形容梅花绝色,说自己分不清哪株更美(借用古代美女邢夫人、尹夫人的典故),只觉得眼前梅花光彩照人。这里把梅花比作美人,赋予人格魅力。
3. 雅集盛况:很快朋友们穿着飘逸的衣袍陆续到来("裙屐联翩"),面对美景怎能不饮酒作诗?有人弹唱助兴,有人煮茶回忆往事(暗用王维"竹炉煮茶"的典故),展现文人聚会的情调。
4. 人生感慨:诗人自嘲从当年随皇帝出巡("扈从")的官员变成如今退隐的"退翁",梅花似乎也在笑他境遇变迁。但即便归来闲居,也不愿辜负与梅花的约定,因为虚度光阴最可惜。
5. 梅花品格:最后赞美梅花虽被《诗经》忽略(《楚辞》多写香草),却保持野性本色。就算有人用名贵乐器(牙笙檀板)为它演奏,它依然适合与清贫文人(破毡纸帐)相伴,突出梅花淡泊名士的风骨。
全诗通过一次赏梅聚会,既展现梅花的美,又寄托文人雅致生活理想,最后升华到对高洁品格的赞美。语言生动,用典自然,把寻常赏花写得富有文化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