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乔木图诗
永嘉政衰纷酋虏,衣冠避乱入南土。
湔涤陋习变儒风,邑小曹滕俗邹鲁。
云谁奋振为之先,南湖诸老抱遗编。
结庐弦诵南山下,陶冶欧林诸名贤。
流风遗泽讵云斩,玉树芝兰多异产。
吾家一脉分太卿,转徙桃源入蒲坂。
坂中族庶衍而昌,腴田粳稻充烝尝。
故家门面亦何有,绿绕古树凡千章。
先宪当年手自植,老干嵯峨蔽天日。
冰霜饱嚼节如鎗,孙枝秀出皆径直。
画工描写入此图,先辈文字墨未渝。
箧笥久藏吃虫鼠,上下残缺半糊涂。
小弟佑生知爱惜,缘旧易新重妆饰。
凌晨捧帚扫家堂,高挂此图于素壁。
先人手泽存岂多,弃置将奈愚騃何。
窗前感此起遐念,涕泣更下欲滂沱。
敬拭下方书数语,此意根心难缕缕。
吾宗衰替理宜复,共振先声时望汝。
湔涤陋习变儒风,邑小曹滕俗邹鲁。
云谁奋振为之先,南湖诸老抱遗编。
结庐弦诵南山下,陶冶欧林诸名贤。
流风遗泽讵云斩,玉树芝兰多异产。
吾家一脉分太卿,转徙桃源入蒲坂。
坂中族庶衍而昌,腴田粳稻充烝尝。
故家门面亦何有,绿绕古树凡千章。
先宪当年手自植,老干嵯峨蔽天日。
冰霜饱嚼节如鎗,孙枝秀出皆径直。
画工描写入此图,先辈文字墨未渝。
箧笥久藏吃虫鼠,上下残缺半糊涂。
小弟佑生知爱惜,缘旧易新重妆饰。
凌晨捧帚扫家堂,高挂此图于素壁。
先人手泽存岂多,弃置将奈愚騃何。
窗前感此起遐念,涕泣更下欲滂沱。
敬拭下方书数语,此意根心难缕缕。
吾宗衰替理宜复,共振先声时望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家族的历史故事,用老树比喻家族精神传承。我用大白话帮你拆解:
1. 家族迁徙史 开头说西晋末年天下大乱("永嘉政衰"),祖先为躲避战乱逃到南方("衣冠避乱")。他们用儒家文化改造当地风俗,把穷乡僻壤变成礼仪之邦("变儒风""俗邹鲁"),就像把野地改造成种满稻米的良田。
2. 精神象征 重点描写祖先种下的老树("先宪手植"):树干像枪杆般笔直("节如鎗"),新枝也保持正直品格("孙枝径直")。这棵千年老树就是家族精神的活化石,画在图上代代相传。
3. 传承危机 传到诗人这代时,画已经虫蛀残缺("吃虫鼠""半糊涂")。幸好弟弟细心修复("缘旧易新"),把祖先遗物当宝贝供着。诗人看着画痛哭流涕,既感动于弟弟的用心,又担忧家族衰落("吾宗衰替")。
4. 核心启示 最后点明主旨:老树象征的刚直家风不能丢("此意根心"),期待后人重振家族("共振先声")。就像老树年年发新芽,精神传承要靠每一代人。
现代启示: - 每个家庭都有"精神老树",可能是老照片、家训或传家宝 - 物质会破损(如虫蛀的画),但精神内核(如正直品格)要守护 - 传统不是摆着看的,要像弟弟那样主动修复、传承 - 诗人哭的不是画,是害怕子孙忘了"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