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二章 其二 蛰堪兄命题《半梦庐填词图》(2010)

廿年弹指,记飞鸿传语,每恨烟沽隔云树。
幸心光挹月,千里流辉,清夜里、两地相思频赋。
人间秋又到,万绿凝霜,声咽哀蝉入弦柱。
梦影碧山遥,劫换虫沙,悲藕孔、潜踪无处。
但永祝苍苍佑君身,且惜取斜阳,满窗红妩。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是作者为朋友"蛰堪兄"的画作《半梦庐填词图》所题,表达了对老友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上阕(前八句): 开篇用"二十年弹指"形容时光飞逝,回忆当年靠书信往来的日子。"烟沽隔云树"形象地描绘了两人分隔两地的遗憾。但幸运的是,月光成为连接两人的纽带,"心光挹月"这个比喻很美,说月光像从心里流出的清辉,照亮了两地相思的情谊。

下阕(后九句): 转入秋天景象,"万绿凝霜"暗示岁月流逝,蝉声哀鸣更添愁绪。"劫换虫沙"用佛教典故比喻世事无常,像虫子转眼变成沙土般变幻莫测。"悲藕孔"的比喻很特别,说悲伤像莲藕的孔洞一样无处躲藏。最后转为温暖的祝愿,希望苍天保佑友人,并珍惜当下美好的夕阳景色。

全词特色: 1. 时空转换自然:从二十年回忆→月夜相思→秋日感怀→未来祝愿 2. 比喻新颖:心光挹月、劫换虫沙、悲藕孔等意象都很独特 3. 情感真挚:既有对往事的怀念,又有对友人的牵挂,最后转为温暖的祝福 4. 画面感强:烟沽云树、满窗红妩等描写都像一幅幅水墨画

这首词把对老友的思念写得既含蓄又深情,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最后落在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上,读来令人感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