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 感怀

帘前竹外。
明月光相碍。
檐影照,霜横带。
不知青岁减,只说朱颜改。
君不见,河山几叠谁为买。
底事频频□。
留得惺惺在。
天有恨,花长害。
柳烟春带结,燕语春心碎。
消得也、一番春色当眉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同时暗含对家国命运的忧思。

上片从"竹外明月"的静谧夜景切入,月光与竹影互相交叠,屋檐的影子映着白霜,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人感叹青春不知不觉消逝,人们只注意到容颜衰老,却无人关心山河破碎("河山几叠谁为买"),暗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下片用"惺惺"(清醒)表达在纷乱世事中保持清醒的艰难。以"天有恨,花长害"的拟人手法,说春天虽美却短暂易逝,就像人生美好时光难以留住。结尾的"春色当眉黛"看似描写女子妆容,实则暗喻纵然眼前有美好春景,也难掩内心的忧愁。

全词通过"明月""霜""柳烟""燕语"等意象,将个人容颜老去的伤感与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融为一体,语言婉约却情感深沉,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家国情怀。

徐灿

徐灿(约1618-1698),字湘苹,又字明深、明霞,号深明,又号紫言(竹字头)。江南吴县(今苏州市西南)人。明末清初女词人、诗人、书画家,为“蕉园五子”之一。光禄丞徐子懋女,弘文院大学士海宁陈之遴继妻。从夫宦游,封一品夫人。工诗,尤长于词学。她的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又善属文、精书画、所画仕女设色淡雅、笔法古秀、工净有度、得北宋人法,晚年画水墨观音、间作花草。著有《拙政园诗馀》三卷,诗集《拙政园诗集》二卷,凡诗二百四十六首,今皆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