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莼

怪鲛宫、龙髯谁剪,丝丝疑带烟浪。
芳洲春冷先频采,小艇缺瓜齐荡。
盛翠盎。
护浮腻冰涎,试挹清泉养。
罥来倦网。
怜皓腕吴娘,股钗轻折,承手滑流掌。
江湖客,听遍菱歌莲唱。
西风时忆畴曩。
吴中故事争传说,且喜季鹰无恙。
归或傥。
配枯豉红盐,好共鲈鱼饷。
幽情已往。
待千里朝搴,三潭秋摘,馀兴寄孤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江南水乡的莼菜,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莼菜从采摘到烹饪的全过程,同时融入了对江南生活的怀念。

上片写莼菜的采摘和保存: 1. 开头用神话色彩描写莼菜像龙须一样细长,仿佛带着水汽 2. 写早春时节人们乘着小船采摘莼菜,用瓜瓢舀水的生动场景 3. 描写如何用清水养着刚采的莼菜,保持它的鲜嫩 4. 最后写江南女子灵巧地处理莼菜,莼菜滑过手掌的触感

下片转入抒情: 1. 漂泊在外的游子听到采菱歌,想起江南往事 2. 用晋代张翰(季鹰)思念家乡莼羹鲈脍的典故,表达思乡之情 3. 想象如果能回乡,要用莼菜配豆豉、盐巴,和鲈鱼一起做菜 4. 最后表达对江南的思念,想再乘船去采莼菜

全词特色: - 把普通的莼菜写得充满仙气和生活气息 - 通过饮食寄托乡愁,展现江南特有的生活情趣 - 用典自然,把历史典故融入日常生活描写 - 动词运用精准("护"、"挹"、"罥"等),画面感强

这首词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一道家常菜,写出了江南水乡的灵秀之美和游子对家乡味道的深切思念。即使没吃过莼菜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乡愁和江南特有的生活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