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去武汉将之蜀中(二十七年七月)

京华路。
频忆歇指歌深,约眉山住。
青春尽在狂夫,逸清付与,水痕花雾。
倚金缕。
无限柳绵芳草,轻尘千步。
何辞绕梦池塘,为春请命,天涯夜雨。
曾是莫愁湖涨,碧波斜日,飘沉菰米。
高阁唤回流莺,休去秋渚。
将谁扫叶,似共才人数。
总心上、年年爱好,蹉跎俱度。
故国愁如堵。
可怜去后,湖湘怅望,行又藤萝浦。
瞿塘水,声声啼鹃相诉。
起依北斗,是城孤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离开武汉前往四川途中的复杂心情,像一篇用古风写成的"旅行日记"。

上片回忆在北京的往事:开篇"京华路"三个字就点明故事起点。记得当年听歌赏舞的快乐时光("歇指歌深"),和恋人相约眉山同住的甜蜜("约眉山住")。青春都挥霍在纵情享乐中("青春尽在狂夫"),把清雅情趣都寄托在山水花月之间("水痕花雾")。

中段写旅途所见:靠着船栏("倚金缕")看漫天柳絮、遍地芳草("柳绵芳草"),路上扬起细尘("轻尘千步")。梦里总绕着故乡的池塘,像是替春天向命运求情("为春请命"),听着异乡的夜雨声。

下片情绪转为沉重:想起南京莫愁湖涨水时("莫愁湖涨"),夕阳下漂浮的茭白("飘沉菰米")。在楼阁上唤回黄莺("唤回流莺"),不让它飞往秋天的沙洲。这些景物描写其实都在隐喻战乱中的漂泊。最后写到三峡("瞿塘水")听到杜鹃啼血般的哀鸣,仰望北斗星时,发现自己已身在孤城("城孤处")。

全词用旅途串联起三个时空:北京往事、武汉离别、入蜀征程。表面写风景,实际句句都在说战乱中的乡愁。就像用毛笔在泛黄的纸上勾勒的山水画,墨色越画越深,心情也越来越沉重。特别打动人的是那种"走到哪都想家"的漂泊感,和现代人离乡打工、出国留学时的心情其实很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