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霁 乙卯复出长江,感赋
过去江山,踪迹旧无心,更理帆楫。
卧稳茅庐,起登关堞,鬓丝半憎成雪。
世真似隔。
风光到眼都非昔。
举目极。
惟觉乱波,寒共夜嘲咽。
今古竖子,每自乘时,建康城边,休问沈戟。
忆当年、流莺细说。
春池绉水断肠碧。
神器本来谁氏物。
祗梦回后,留得夕照仓皇,弄琶商女,倒驴孤客。
卧稳茅庐,起登关堞,鬓丝半憎成雪。
世真似隔。
风光到眼都非昔。
举目极。
惟觉乱波,寒共夜嘲咽。
今古竖子,每自乘时,建康城边,休问沈戟。
忆当年、流莺细说。
春池绉水断肠碧。
神器本来谁氏物。
祗梦回后,留得夕照仓皇,弄琶商女,倒驴孤客。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重游长江时的复杂感受,像一部浓缩的历史纪录片。上片用对比手法展开:以前来长江时随心而行,如今却心事重重;曾经安居茅屋的悠闲,变成登城远眺的沧桑;连江水都从记忆中的温柔变成了寒夜里的呜咽。这种变化不仅是自然景观的,更是时代变迁的投射。
下片转入历史沉思,用"竖子"暗讽那些趁势而起的历史过客,建康(南京)古城见证了多少折戟沉沙的英雄。最精彩的是结尾的蒙太奇镜头:梦醒后的夕阳中,商女还在弹着琵琶,孤独的旅人倒骑毛驴——这些画面既像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的现代版,又像电影里的定格镜头,把历史虚无感和个人孤独感凝固在黄昏的光晕里。
全词妙在将个人际遇、历史兴亡、自然景物三者交织,长江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成了承载历史记忆的胶片,每个浪花都冲洗着时代的底片。